国家医学考试网,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网 资讯订阅 TAG标签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

黄疸病因及机制

时间:2018-07-11 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黄疸病因及机制 (1)溶血性黄疸 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,致使血中非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多,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,同时,溶血性疾病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,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滞留而出现黄疸。 溶血性黄疸系由各种溶血性疾病所致,包括:1、先天性

本篇文章由国家医学考试网整理推荐:希望大家能够喜欢!

黄疸病因及机制

(1)溶血性黄疸

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,致使血中非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多,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,同时,溶血性疾病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,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滞留而出现黄疸。

溶血性黄疸系由各种溶血性疾病所致,包括:1、先天性溶血性贫血,如海洋性贫血;2、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,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,新生儿溶血,蚕豆病等。

(2)肝细胞性黄疸

由于肝细胞受损致肝脏处理胆红素代谢的能力下降,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;另一方面,因肝细胞坏死或胆汁排泄受阻,转化成为结合胆红素返流入血,血中结合胆红素亦增加从而出现黄疸。

常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、中毒性肝炎、肝硬化,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,钩端螺旋体病,败血症等。

(3)胆汁瘀积性黄疸

由于胆道阻塞,阻塞上方的压力升高,胆管扩张,最后导致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,胆汁中的胆红素返流入血。

胆汁瘀积分为肝内性和肝外性。前者常见于肝内泥沙样结石、癌栓、寄生虫、原发性胆汁瘀积性肝硬化,药物性胆汁瘀积等;后者常见于胆总管结石、狭窄、水肿、肿瘤、蛔虫等。

(4)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

系由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、结合和排泄有缺陷所致的黄疸。

    此文章是由国家医学考试网(www.yxks.net)收集和整理,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犯贵方版权,请与我们联系QQ:1240620051,我们将及时处理!——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始链接,谢谢合作!

  • TAG:黄疸病因及机制
分享到:

你可能还喜欢这些文章